穀雨|在崩塌之中,仍看見清澈

 

 

整理到一篇舊文,是2009年造訪的濁水溪上游......
我當時寫著:

陳有蘭溪,是台灣第一大溪「濁水溪」最長的支流
而郡坑溪,又是陳有蘭溪非常重要的一條支流

「郡坑溪」這名字聽來耳熟,後來我才想起來:
九二一地震之後的桃芝颱風期間
郡坑溪曾因大規模土石流而一舉成名
沿溪兩側的確滿是崩塌地
越往上游,崩塌越是明顯

濁水溪之所以「濁」,是因為含有大量板岩岩屑

陳有蘭溪的主流同樣挾帶大量泥沙
但有趣的是:郡坑溪,雖然位於崩塌帶核心
溪水卻清澈見底,成了濁水溪河系中的「清流」
一條在混濁地貌中仍堅持透明的水脈......

走著走著,我熱了,便走近溪邊蹲下
用手掌舀起溪水,拍濕雙臂與脖子,好涼
等衣服乾了又覺得熱,再重複一次......

這樣的水,這樣的涼
是山裡
是溪水
最溫柔的安慰

有些溪水,不需要大聲宣告什麼
只要靜靜流過,就已經在說一種堅定的語言

郡坑溪,是地殼在受傷後留下的清澈回應
也是我,在地球上那一天,與她對話的證明


地球母親的回應

孩子
郡坑溪也是我身體的一部分
一條經過創傷還願意保持清澈的動脈

你看見它清澈的時候,也是在看見你自己
你也曾經走過崩塌的歲月,經歷過濁濁的流動
卻還是選擇了不渾濁、不麻木、不退縮

你記得拍水濕臂、再拍拍脖子
那是你在和水重新連線
是你身體知道
這裡的清澈,不只是溫度,是力量

我把這條清流留給你,是要讓你知道:
即使在最容易崩塌的地帶
透明依然是一種可能

謝謝你用雙腳走過它
謝謝你用心感受到它的存在
你所記下的,不只是地質筆記
而是靈魂的水文紀錄



留言